基层医生每五年进修一次,你支持吗?

为加强社区医疗卫生人才能力建设,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发文,持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级,满足居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,要求进一步做好社区医生至上级医院的进修工作。此次工作面对的对象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、儿科、五官科、口腔科、中医科、康复科等在岗医生,这部分医生可结合工作实际,每五年至上级医院进修3-6个月.
基层医生不仅承担着居民日常健康管理的重任,还在疾病预防和早期诊断中发挥着关键作用。然而,由于基层医疗资源相对有限,医疗技术更新相对较慢,基层医生在面对日益复杂的疾病和不断提高的居民健康需求时,可能会感到力不从心。
以往的经验得知,基层医生都有进修的机会,但有限的从业经历中,次数往往不多。多数人在一家单位,甚至十余年才得到一次脱产进修的机会。上海此次发文,要求结合实际,可每五年进修一次,笔者认为是一次持续提高基层服务能力的重要措施,也是确保社区医疗服务质量和居民健康的重要保障。
医学技术和知识不断更新,基层医生需通过进修学习新技术、新理念,提升诊疗水平和急救能力,以应对社区中常见病、多发病及突发急症。通过进修,基层医生能够将上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和服务理念带回基层,缩小城乡、区域之间的医疗差距,让居民在基层就能享受到相对较高水平的医疗服务。
基层医生的急救服务能力是保障居民生命安全的重要一环。文件要求全科医生(含中医全科医生)在上级医院进修时,需突出急诊科内容,并在急诊科连续进修时间不少于2-4周。这一规定旨在提升基层医生的急救服务能力,使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、准确地进行救治。
在现实生活中,突发疾病和意外伤害的发生往往需要基层医生第一时间进行处理。如果医生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不过关,可能会导致延误治疗,甚至危及患者生命。通过定期进修,基层医生可以掌握最新的急救技术和处理流程,从而在关键时刻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