象曰:山下有澤,「損」,君子以懲忿窒欲 原文全文及出處

象曰:山下有澤,「損」,君子以懲忿窒欲。
山上有澤,山體上受,而日有所潤,爲「咸」。山下有澤,山體下夷,而日有所虧,爲「損」。忿尤人,如澤之有震蕩。欲溺己,如澤之有没溺。凡人忿恨多,其貪欲亦必熾。貪欲甚,其忿恨亦必深。一病二痛,皆正秋殺氣之所感。君子視忿與欲,如澤之幾撼乎上山,以懲以窒,如山之底定乎下澤。
初九,已事遄往,无咎,酌損之。象曰:「已事遄往」,尚合志也。
下卦三人同以益上爲事,初有二三在前,有如不認四事爲已,或止而不往,雖往未必遄,即不免于咎。初四應爻,認得爲已,初前有震動,往之速如是,又寧有咎?「已事遄往,无咎」之象。二剛中,言「弗損」;三柔不中正,言「損」。初不能爲二之弗損,亦不能爲三之損,以剛正居初承二,若裁其過于三,就其中于二,以行其損于四,「酌損之」之象。二貞中以爲志,初「酌損」,能以二志爲志象,故「明尚合志」。
九二,利貞,征凶,弗損,益之。象曰:「九二利貞」,中以爲志也。二以剛中之説爲貞,以撰震而起爲「征」,以中自貞,惟貞斯利,「利貞」之象。三既自損,二再有征以動既爲妄動,以説必爲妄説,如之何其无失?「征凶」之象。二弗自損,惟貞其自有之剛中。五承上佑己,進于剛克之柔中。損不見其在二,益已見其在五,「弗損益之」之象。二五合中,中志先自二貞,中道无不上行矣。象,故明中以爲志。